娃在学校和“坏孩子”成了朋友,我没制止竟是一个正确的决定
很多家长可能都有过类似的经历:当孩子交上了一个我们并不是很喜欢的朋友时,我们内心的天平就会开始在“给孩子保护”和“还孩子自由”间左右摇摆。
一方面,担心过多的干预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社交、破坏原本融洽的亲子关系;另一方面,又担心娃跟我们眼里的“坏孩子”走太近,会被带坏。
果仁妈今天的文章,就和大家仔细聊聊:家长要不要帮孩子选择朋友?以及如果介入孩子的友谊,适合的“度”又在哪里?
1
儿子说幼儿园的“小魔王”是好朋友
我听了倒吸一口凉气
“妈妈,小K说我是他最好的朋友!所以我打算邀请他来我的生日趴!”
小K在幼儿园可算得上个“风云人物”,要不是亲眼看见他一把从我儿脸上薅走太阳镜,嘻嘻哈哈的一溜烟跑远,我也很难相信,长相可爱的小K,会是个四处欺负同学、成天调皮捣蛋的混世小魔王。
所以,当听到儿子对我说出上面那句话时,我的内心是万马奔腾的——坏掉的两副太阳镜、被他咬肿的胳膊、还有幼儿园厕所水漫金山的场景都历历在目。想到要把他请来家里大显神通,我不禁瑟瑟发抖……
于是,我小心翼翼地问儿子:“那……他是你最好的朋友吗?”儿子想了想说:“当然不是,我有很多好朋友,可是小K没有别的朋友,因为他总是做坏事……”
这就对了,我乘胜追击:“别的小朋友都不跟他玩,如果你邀请他来,是不是别的小朋友就不想来了呢?再说,你也知道他总是做坏事,万一他在你生日趴上欺负别的小朋友了,那该怎么办呀?”
儿子一听,怅然若失地嘟哝着:“那就不邀请他了吧……可是我都已经跟他说好了……”
看到儿子脸上的失望,我竟也毫无原则地跟着纠结了起来:小K是出了名的捣蛋鬼,可我儿却不计前嫌地跟他做起了朋友。
作为“监护人”,我到底要不要插手呢?
2
同伴对孩子的影响
是长久而深远的
这时候,我真的很希望有人能义正言辞地告诉我:你们这届家长啊,就是想太多,小朋友性格天生的,哪有那么容易学坏!
只可惜,在这个问题上,不论是家长的直觉还是科学的经验,给出的结论都是一致的:孩子的行为,很容易受到周围朋友的影响,并且这种影响,是长期而深远的。
行为遗传学告诉我们,人的性格有40-50%由基因决定,剩下的部分则是靠后天环境塑造[1]。知名心理学家朱迪斯·哈里斯则更是在她的颠覆性著作《教养的迷思》中,浓墨重彩地强调了“同伴影响”在塑造个人发展方面的重要性——可能远胜父母教养方式。
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,人们总是习惯把周围小伙伴的行为或期望作为标杆,默默对比,悄悄模仿,以寻求被同伴接纳。这就是“同伴影响”(Peer Influence)。
研究表明,即便是社交能力尚弱的幼儿园宝宝,也会因“同伴影响”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、兴趣爱好[3]:当你家娃吵着回家要看汪汪队的时候,可能他起初也并没有多喜欢,只是因为班里其他小朋友都在看。
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,家庭以外的社交在他们的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,“同伴影响”的作用也就愈发明显,在青春期时期尤为强烈。
相比于没啥共同语言的父母,他们更愿意与朋友们呆在一起,留同样的发型,穿同款的衣服,追同一个明星… …
很多时候,同伴们带来的影响是正面的:拥有朋友、被群体接纳,可以帮助他们提升上学的内动力、让他们更快的适应学校、融入新的环境。
所以当小朋友闹着不要去幼儿园时,通常你只要说XXX(最要好的小伙伴)还在幼儿园等你,娃就屁颠屁颠的去了。
在认知和成就方面,朋友间的合作和交流可以大大提升孩子们的学习兴趣、推动认知发展。而榜样的作用、集体内的(适度)竞争,都会促使他们更加努力,取得更好的成绩。
前两年湖南某中学同寝室6人全体考上清北的故事,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
在行为方面,道德感强的孩子,在圈子里会更受欢迎,而为了更好地被同伴接纳,孩子们也会表现得更加正直善良、乐善好施。
然而,以上正面影响发生的前提是:孩子混进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圈子。
“同伴影响”是把双刃剑,它的负面作用才是最让人担心的。大量证据显示,小朋友如果和问题儿童交上朋友,那么他们自己表现出负面行为的可能性也会大大提高[4]。
同伴间的负面影响
令人闻风丧胆的“越轨行为训练”,指的就是小伙伴之间互相交流、互相鼓励对方做坏事的社交过程。
在幼儿中,这可能只是表现为一群熊孩子一起调皮捣蛋搞破坏;可换做青少年后果可能就很严重:一起吃成个胖子事小,一起抽烟喝酒、欺凌弱小、违法犯罪那可就是大麻烦了。
因此,对孩子的社交圈进行过滤和监管,实为一道必答题。
3
父母介入孩子的友谊要适度
可是如何监管,却是个技术活儿。技术的难点在于:我们即想让孩子拥有积极健康的同伴关系,又想维持和谐友爱的家庭关系。
虽说这两层关系往往相互影响,可真要撞在一起,家庭关系对同伴关系的影响要大得多。这种影响,可以是直接的,也可以是间接的。
直接影响,指的是父母直接出手对孩子的社交活动进行干预; 间接影响则是指,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模式,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孩子对朋友的选择和态度。
显而易见,间接影响是无可避免的,其效果则是“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”。孩子对父母的依恋、父母对孩子的态度、教养风格、管教方式、乃至家庭环境等等因素,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孩子与同伴的相处。
澳洲一项针对11044名中学生及其家长的研究发现[5]:
那些从小生活在温暖有爱的家庭中,与父母关系亲密的孩子,在青少年时期更容易与“好孩子”们为伍;
反过来,那些与父母时常发生冲突的孩子,则更喜欢和打架闹事的问题少年混在一起。
万万没想到吧,想要孩子对“坏朋友”免疫,首先得做的是拥有良好的家庭关系!
如果你觉得必须得亲手拿捏一下才放心,那就不得不动用一些更直接的干预措施了。说到直接干预,我们最先想到的莫过于“钦点玩伴”式管理:让你跟谁玩你就跟谁玩,不让你跟谁玩就不准跟谁玩。
但实际上,如此专制大可不必,摆在我们面前的(不伤感情的)方案其实还有很多。根据干预程度的深浅,美国心理学家Ladd等人把家长可以扮演的角色分为以下几类[6]:
1. 协调员父母 :是孩子从家庭走向同伴的桥梁,力求掌控一切。
干预指数:★★★★★
职责是帮孩子们安排会面、组织活动、构建社交圈;指导孩子如何向朋友们发出邀约,如何互动,协调孩子与特定的朋友玩耍的场地和频率,事无巨细,尽在掌握。
2. 设计师父母 :试图影响孩子交友的环境,主导大方向。
干预指数:★★★
职责是为孩子挑选居住的街区、学校/托管机构、安排各种课外活动,通过甄选交友环境,让孩子有机会跟特定群体的孩子成为朋友。孟母大概是有记载的设计师父母之鼻祖。
3. 监管员父母 :关注并调整孩子的社交活动,该出手时才出手。
干预指数:★★★
职责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:
对于年幼的宝宝,采用互动式干预:直接带着孩子们一起玩; 对于学龄前儿童,采用管理式干预,让孩子们自己玩,只在有需求或是出现问题的时候才出面解决; 对于青少年,采用远程监控,仅通过孩子汇报或是其他渠道获取少量的关键信息(比如“跟谁?在哪?做什么?”)。
4. 咨询师父母 :做孩子的智囊团,提供社交解决方案。
干预指数:★★
职责是私下里与孩子一起复盘社交中遇到的各种问题,并给出建议。比如:怎么交朋友、解决纠纷、维持友谊、对抗霸凌等等。
一个干预的高手,会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发展特点,在不同的角色中切换调整:
• 对于牙牙学语的幼儿,我们需要为他们创造适宜的社交的环境、教会基本的社交技能,这时我们是不仅是设计师,还是协调员和监督员;
• 当孩子长大一些,有了自己的择友偏好,我们就可以从协调员的岗位上退下,只需把控大方向和在必要的时候提供帮助;
• 对于追求独立的青少年,我们则更应该扮演那个躲在幕后答疑解惑的咨询师,把社交的主导权交给孩子自己。
也许你还是会担心,在青春期这么危险的年纪,怎么可以随随便便交出主导权?真的不用列出一个“社交黑名单”以维持孩子朋友圈的纯净吗?很遗憾,你可以列你的黑名单,但孩子很可能就把你列入了他的黑名单……
根据美国心理学家Mount教授的研究,当家长想限制青春期的子女与某些人交朋友的时候,最糟糕的办法就是“禁止”——这往往适得其反;“监控”在这个时候作用也不大,毕竟孩子不跟你说,你就啥也监控不到;
而最有效的策略其实是“引导”,跟孩子分析结交这样的朋友会带来怎样糟糕的后果,可以显著降低他们结交“坏朋友”的概率[7]。
引导的过程,当然还包括教会孩子鉴别“益友”和“损友:
“有益的朋友”有着良好的道德感,清晰的界限感,明确的是非观,积极的生活态度;大家以平等互惠的方式交往,在合作互助中前进; “有毒的朋友”则缺乏这些品质,与他们交往,只会让人感到沮丧、受到伤害、迷失自我。
4
不喜欢孩子交的朋友
我是这么做的
文章开头的故事,其实发生在两年前。在我当时的认知中,小K显然不是我期望孩子交往的那类小伙伴,但我并没有急着驳回或是应允孩子的要求,而是做了以下工作:
首先,我想了解这个孩子多一点,顺带八卦一下为什么我家娃就跟他玩在一起了。经过直截了当的问、漫不经心的聊、有意无意的观察、以及旁敲侧击的跟老师打听,终于确定了两件事:
1. 这个孩子的行为问题,一部分(也可能是主因)是由听力问题引起的语言表达不畅,所以喜欢动手,后来通过手术,已经好多了;
2. 他喜欢找我家娃玩,是因为看中了我家娃书包上的幻影忍者钥匙扣,而我家娃愿意跟他玩,是因为他有好多不一样的幻影忍者鸭舌帽,也算是趣味相投……
虽然破案了,但我依然没有马上开绿灯,而是先向儿子坦白了我的担心:怕他跟着小K一起调皮捣蛋做坏事。儿子表示理解妈妈的担心,也信誓旦旦的保证“我是不会跟他一起做坏事的,他如果做坏事,我就不跟他玩了”。
四岁小孩的保证虽然没有什么可信度,但总归是提前打好预防针,让他自己说出了明确的准则,将来我就是要出手也有据可依。
于是我给小K的妈妈发了邀请,加了好友,有一搭没一搭的寒暄。我才知道,他家有四个孩子,他的两个妹妹都还年幼,父母根本没有办法陪他来参加生日趴……了解了他的家庭,我似乎也更能理解这个孩子的种种表现。
最后,他们没能来赴约,却准备了一份大大的礼物带去幼儿园。我看着儿子从小K手里捧过那个比他肩膀还宽的礼物盒,又把我们准备的回礼递到小K手中,小K受宠若惊地接过,然后像个大小伙子一样拍拍我儿的肩膀。
老师在一旁微笑着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个珍贵的瞬间。那一刻我突然很庆幸没有直接把这个孩子过滤在我们的社交圈外,我想,小K会变得越来越好,也会拥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吧!
最后,我也给大家总结了一份“社交锦囊”:
<孩子结交了你不喜欢的朋友怎么办?>
1、弄明白自家孩子为什么和他做朋友;
2、多接触这个孩子他的父母,增进了解;
3、坦诚我们的担心,教会孩子如何拒绝;
4、与孩子一起帮助对方,使其变得更好;
5、若无法改变,则教孩子摆脱有毒的友谊;
6、扩大孩子社交圈和课外活动,稀释负面影响。
今日话题
#当娃交了“不好”的朋友,你是怎么处理的?留言区分享一下吧~
参考文献丨
[1] Harris, Judith Rich. 2006. No Two Alike: Human Nature and Human Individuality. New York: Free Press.
[2] French, John R. P., and Bertram Raven. 1959. The Bases of Social Power. In Studies in Social Power, ed. Dorwin Cartwright, 150–167. Ann Arbor: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.
[3] Carden Smith, L. K.; Fowler, S. A. (1984). "Positive peer pressure: the effects of peer monitoring on children's disruptive behavior".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. 17 (2): 213–227.
[4] Brendgen, Mara, Frank Vitaro, and William Bukowski. 2000. Stability and Variability of Adolescents’ Affiliation with Delinquent Friends: Predictors and Consequences. Social Development 9: 205–225.
[5] Knoester, Chris, Haynie, Dana L., and Crystal M. Stephens. 2006. “Parenting practices and adolescents’ friendship networks."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8:1247-1260.
[6] Ladd, G. W., Le Sieur, K. D., and Profilet, S. M. 1993. Direct parental influences of young children’s peer relations. In S. Duck (Ed.), Learning about relationships (pp. 152–183). London: Sage.
[7] Mounts, N. 2000. Parental management of adolescent peer relationships: What are its effects on friend selection? In K. A. Kerns, J. W. Contreras, and A. M. Neal-Barnett (Eds.), Family and peers: Linking two social worlds (pp. 169–193). Westport, CT: Praeger